中国制造”的起点

发布时间:

2023-02-01 09:33

  当前,全球制造业的竞争,已经转变成了技术和创新的竞争。中国制造业经历了30多年的快速发展和追赶,已经初步具备跻身制造强国的基础。中国研发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已超过加拿大、英国等部分发达国家。

加强自主研发,市场是引进技术重要平台

  “中国制造”的起点并不高。一些发达国家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不愿将其具有领先水平的高端技术转让给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在加强自主研发的同时,中国巨大的市场成为引进技术的重要平台。三峡大坝的建设和高铁的发展就是其中很有代表性的例子。

  作为跨世纪的伟大工程之一,三峡大坝装备了多台70万千瓦的水轮发电机组。其中,大坝左岸电站14台机组的设计制造以国外企业为主;右岸电站的12台机组以国内企业为主设计制造,其中8台机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达到国际同等设计制造水平,而在巨型水轮发电机组水力设计、电磁设计、冷却方式等关键技术方面还有所突破。外国公司在签订供货协议时,都承诺将相关技术无偿转让给中国的电机制造企业。

  另一个范例是高铁。我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突破1万公里,居世界首位。对于掌握高铁技术的外国公司来说,中国市场是一块独一无二的大“蛋糕”。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李晓华说,这就是以市场换技术。当时没有一个国家安装70万千瓦的水轮机组,也没有一个国家建几千公里的高铁。这就增加了中国的谈判筹码,使我们有能力让外国公司向中国转让技术。

  “只用了6年时间,中国就从高铁技术的进口国变成出口国。”俄罗斯财政部财政研究所国际财政中心博士、中国经济问题专家谢尔盖•萨温斯基对“中国速度”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提升竞争力,跻身世界制造业大国之列

  目前,中国制造业的很多领域都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南非前沿咨询公司首席执行官马丁•戴维斯表示,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增速一直稳居世界前列,中国制造业在部分领域已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问鼎制造强国,亟须提高创新和市场能力

  创新的土壤是机制和环境。对此,李晓华坦言,“中国制造”若想在技术创新上有所突破,必须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要让企业有意愿创新,并得到相应的回报。邵立勤表示,为了在重点领域寻求发展和突破,我们需要研究3个问题:落实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行业级和国家级的创新实力以及形成以创新为主线的国家创新体系。

  中国经济的出路在于更高端的创新。这不仅是“中国制造”的未来之路,也是未来中国的实力所在。

友情链接

主营产品有BRB试验机、阻尼器试验机、动态压剪试验机、软钢阻尼器试验机、抗震支吊架试验机、长拉压力试验机、支座试验机、压剪试验机、阻尼墙试验机、锚固试验机、减隔震装置试验机、电液伺服试验系统、徐变试验机、卧式拉力试验机、万能试验机等。

结构力学实验装置及反力架    电液伺服加载试验系统    电液伺服长柱压力试验机    电液伺服压剪试验机    动态压剪试验机    电液伺服卧式拉力试验机    荷载试验反力架装置    混凝土及岩石加载试验机    千斤顶检测装置    材料力学试验机    压力试验机    试验控制及软件系统    结构力学多功能测试系统


联系方式

电话:400-063-3690  0531-61313378  手机:赵经理 138 5313 0924  传真:0531-61318650  邮件:syceshi@126.com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经十路23377号银座佳悦8层  

页面版权所有    济南三越测试仪器有限公司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济南       *声明:我司相关产品及图片均有相关知识产权保护,未经许可转载者追究其法律责任!!!                  seo标签  营业执照